未成年人保护措施说明

近年来,网络新业态迅速兴起,在推动行业发展、丰富文化供给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与此同时,平台主体责任缺失,导致未成年人沉溺网络,严重损害未成年人身心健康,带来很多社会问题,人民群众反映强烈。

我公司将严格遵守文化和旅游部发布的《关于规范网络加强未成年人保护的意见》,为切实加强网络行业规范,营造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良好环境,做出以下措施:

  1. 禁止未成年人沉溺网络。禁止为未成年人提供现金充值、“礼物”购买、在线支付等各类服务。
  2. 严控未成年人从事网络行业。我公司将对于平台账号注册进行审核管理,不为未满16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为16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服务的,需征得监护人同意。对利用所谓“网红儿童”网络谋利的行为加强日常监管,发现违规账号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3. 平台将优化升级“青少年模式”。对于网站我公司将进行“青少年模式”管理模式,进一步针对未成年人网络空间进行把控。便于青少年查找和家长监督,不提供各类“追星”服务及充值打赏功能。
  4. 建立专门服务团队。我公司建立了健全的未成年人专属客服团队,对于未成年人的相关投诉及纠纷问题提供优先受理、及时处置等专属权益,网站平台应当在保护隐私的前提下及时查核,属实的须按规定办理退款。对于违规为未成年用户提供打赏服务的,以及明知用户为未成年人仍诱导消费,我公司将从严采取处置措施。
  5. 规范重点功能应用。我公司网站平台禁止未成年充值,禁止以充值额度为标准对用户进行排名。不通过夸大展示、渲染特效等诱导用户。加强新技术新应用上线的安全评估,不上线运行以充值金额作为唯一评判标准的各类功能应用。
  6. 加强高峰时段管理。我公司网站平台将在每日高峰时段,不设置各类游戏环节,避免诱导误导未成年人。我公司网站平台在每日22时后,对“青少年模式”下的各项服务强制下线,并不会提供或变相提供常规模式开启方式,保障青少年充足休息时间。
  7. 加强网络素养教育。我公司网络平台鼓励未成年人网络素养教育,网络道德意识和行为准则、网络法治观念和行为规范、网络使用能力建设、人身财产安全保护等培育未成年人网络安全意识、文明素养、行为习惯和防护技能。
  8. 切实强化用户识别。我公司网络平台会提高识别未实名认证未成年人用户账号能力,通过用户观看内容分析、行为特征研判等方法,加强化对未成年用户的识别、引导和管理。要求网络文化服务提供者不得为未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网络发布者账号注册服务,对年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人提供注册服务需依法认证身份信息并征得监护人同意。
  9. 严格保护个人信息。我公司网络平台会建立健全未成年人个人信息保护机制,提高信息保护制度化、规范化、法治化水平。通过网络处理未成年人个人信息,应当遵循合法、正当、必要和诚信原则,有效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关于处理、更正、删除未成年人信息的要求。接到遭受网络欺凌的未成年人及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通知后,将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制止网络欺凌行为,防止信息扩散。
  10. 坚决阻断有害内容。我公司网络平台会加强网络内容建设,探索建立未成年人不适宜接触内容的审核判断标准,持续提升违法违规内容模型识别能力,提高人工审核专业性和有效性,及时有力屏蔽、清理涉邪典、色情、非法传教、危险行为、不良价值观等有害内容。禁止通过展示低俗图片、“福利”、“资料”等暗示性信息和电话号码、微信号等私密联系方式诱导未成年前往获取有害内容。
  11. 严禁借“网红儿童”牟利。我公司网络平台会严管严控未成年人参与充值,对出现未成年人单独出镜或者由成年人携带出镜超过一定时长且经核定为借助未成年人积累人气、谋取利益的网络或短视频账号,或者利用儿童模特摆出不雅姿势、做性暗示动作等吸引流量、带货牟利的账号依法予以严肃处理。
  12. 未成年人不能注册。我公司建立和完善了有效的实名注册系统,该系统应当包括用户的真实姓名、有效身份证件号码、联系方式等信息,并进行人脸识别,且不存在快速注册通道。